暑假到來,大學生暑假打工熱潮又已興起。他們懷揣著體驗生活、可以按勞所得的期待走向工作崗位,卻往往發(fā)現(xiàn)“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的確很骨感”。可“吃一塹,長一智”的道理又告訴他們,認清了一些社會現(xiàn)實,會讓他們在今后少吃許多虧。
于是,這段兼職打工經歷往往夾雜著說不清的“愛恨情仇”。近日,幾位大學生就累積了這樣一些兼職打工的“恩仇錄”。
錢賺得少,中途想走,老板不同意
今年暑假,在金華讀大專院校的范范和其他4個同班同學,在秋濱工業(yè)園區(qū)的一家包裝加工廠找了一份暑期工作。這份工作的招聘信息是在上上兼職網上看到的,每天80元的報酬,范范和幾個同學都覺得這份工作待遇還不錯,按做足兩個月算,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幾個人欣然前往這家包裝加工廠。為了方便上班,她們還在工廠附近租了房。到了廠里后,范范才從這家廠的負責人那得知,工資是按件計算的,并非網站上所告知的每天固定80元。實際工作的時間也很長,從早上7點到中午11點,接著從下午1點到5點,晚上6點后繼續(xù)做,到9點才下班,這么一算,一天需要工作11個小時。
一想到房子都租了,加上報酬按勞所得也算公平,范范等幾個人最終決定試一試。沒想到,5個人一起做了兩天,合在一起的報酬也才80多元,其中掙得最多的同學也只有30多元。
起初,范范認為是她們的熟練程度還不夠,等熟練了,原先80元一天的設想還是可以實現(xiàn)。后來,她們經過打聽才知道,“廠里技術最熟練的工人,日工資也才50元一天。我們遠遠沒達到熟練的程度,可每個人的房租就得一個月400元,這微薄的日工資哪里負擔得起我們在外面的開支呀!”范范說。
在廠里,范范需要做的工作就是翻邊、整理、打槍這幾個包裝環(huán)節(jié),幾個環(huán)節(jié)都完成了才算1件,回報只有5分錢。在產品加工環(huán)節(jié)里,她經手的這些環(huán)節(jié)的回報算低的。“不同包裝環(huán)節(jié)的工資待遇不一樣,但這由廠里安排,我們不能自行選擇。兩天里,我做了56箱,一箱12件,才30多元。”說到這里,范范感到十分沮喪。
沮喪的不僅是報酬,還有惡劣的工作環(huán)境。范范說,廠里雖然配備了大風扇,但室內空氣異常悶熱。加上近幾日持續(xù)走高的氣溫,范范等幾人直呼吃不消。
幾個因素一疊加,范范等5人在堅持了3天后,終于撐不住了,向廠里的負責人提出辭工。負責人對此沒有同意,給出的說法是她們幾人必須做滿一周后才能離開,否則不給工資,這一點在她們入廠時所看到的說明書中已告知。
“我們沒簽過合同,但剛進廠時,他們的確給我們看過一份說明書。”范范說。在該說明書中,有一條規(guī)定這么說:“暑假工在我公司的工作時間不得少于45天,合同期內不得無故解除勞動合同,否則不予結算工資,并且工作不滿七天不予結算工資”。當初范范留意了這條規(guī)定,但當時考慮到暑期時間不確定,她們就沒有跟廠里簽下合同。
“現(xiàn)在回想,這條規(guī)定真是讓人又愛又恨,幸好沒簽合同,否則更走不了,現(xiàn)在只好硬著頭皮做滿7天,畢竟已經辛苦地熬了3天。”范范說。
兼職做促銷,收了假幣,“后果自負”
這個暑假,在杭州讀大學的王翠沒有回金華老家,而是和兩個同學在杭城的一個超市兼職做起了某品牌飲料的促銷工作,這份工作的日工資為100元,如果賣得好,她們還會有提成,工作時間從上午9點到下午6點,工期為3天。
工作看起來不錯,在超市里有空調吹,工作壓力也沒那么大。顯然,王翠小看了這份銷售工作,僅僅兩天,她們就遭遇了意想不到的麻煩事。
第一天,順利度過。第二天,一個人向她們買了9箱飲料,結果出事了。起初,那個人先買了4箱飲料,給了4張100元鈔票,王翠不會辨別假錢,就直接把收到的錢給了同學,同學也只是簡單地驗了水印后,就放進了包里。不久,那個人又來了,自稱是某某公司的副總,要多買幾箱飲料送人。王翠和同學想,多賣幾箱可以拿提成,就看也沒看,把對方遞的5張100元鈔票直接收進了包里。
直到銷售督導員來查看王翠所在的攤位時,才察覺到了異樣。“督導說,很少碰到來超市零售處買那么多箱飲料的,她一看我們收的錢,就知道我們收到假幣了,假幣的仿真度很高,但仔細感覺查看還是看得出。”王翠說,“都怪我們平時沒那么多社會經驗,都是用錢的時候多,不太會去注意真幣假幣。”
在督導員報案的時候,王翠和同學都聽傻了。900元,對于本想賺點小收入的她們來說不算小數(shù)目。起初,督導員要求兩人負全責,扣下她們3天的全部工資。王翠不同意,她說:“這件事督導員也有責任,應該事先準備驗鈔設備或者給我們培訓一下如何辨別假幣。”最終,雙方經過協(xié)商,督導員付給兩人各自一天的工資。“雖然還是覺得扣得太多,但就當是花錢買一次教訓吧。”王翠說。
催了兩個月,工資還是沒發(fā)齊
近日,網友“郭子”回金華過暑假,他被一件事情擾得很沒心情。“沒干別的事,光在家里打電話催工資了。暑假剛開始,我就過得很揪心了。”“郭子”說。
原來,在大學讀書時,“郭子”利用周末時間兼職打工。今年5月,他在同學的介紹下,去了一家超市做某品牌礦泉水的促銷員。他一共做了兩個周末,一天110元,從早上9點做到晚上8點,中途只有1個小時的吃飯休息時間。
“郭子”工作起來十分賣力,除了4天的基本工資外,他還可以獲得超額賣出的60元提成,這樣總共可領500元工資?墒堑浆F(xiàn)在,他人都在家了,這筆錢依然不見身影。當初的銷售負責人曾向他保證,5月中旬一定會把工資打到他的卡上。
于是,從5月中旬,“郭子”就開啟了漫長的“催債”工程。起初,對方負責人解釋,公司的財政狀況比較緊張,暫時發(fā)不了工資,讓“郭子”再等半個月。“郭子”想著情有可原,一直等到6月中旬,見工資還未到賬,他再次打電話給負責人,對方又給出了同樣的理由,同時自稱已好幾個月沒領工資了。
做礦泉水促銷工作,并不是“郭子”的第一份兼職,但拖欠工資這件事是他第一次碰到。一連幾天,他每天都給這位負責人打電話,最終對方又給出了預付時間,在7月初給。
沒想到,7月初,“郭子”再打電話過去問工資的事時,那位負責人又出爾反爾了。“沒辦法,我只好使用‘黏人對策’。”“郭子”說。從7月1日放暑假開始,他每天給那位負責人打電話,還每天給對方發(fā)短信催討工資。經過一個星期的電話短信“轟炸”后,負責人終于同意先墊付基本工資440元,至于60元的提成,對方表示“郭子”領全基本工資就不錯了,要提成就得繼續(xù)等。
也不知是哪里來的韌勁,“郭子”表示不拿到這60元不罷休。“本來就是我的勞動所得,這不過分,既然他440元都能拿出來,還拿不出60元嗎?”“郭子”說,他還將繼續(xù)以電話短信“轟炸”的方式為自己維權。
他人的忠告:小心陷阱
網友“大豆”,市區(qū)某事業(yè)單位文員
大學時,我兼職做過車展模特。大大小小的兼職做下來,還沒有碰過拖欠工資的情況,即使晚付也會及時被告知。做這些兼職,我也沒簽過什么合同,大家都是靠信任和承諾完成合作的。
因為我所獲得的兼職信息都是從一個QQ群里得知的。這個群平時主要發(fā)布類似活動信息,信息的發(fā)布者一旦因不靠譜被吐槽,它基本上沒法待在這個群里了。這種不成文的“約束”,讓兼職信息相對靠譜。
市直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員
暑期工不屬于勞動法調整的范圍,而未畢業(yè)的大學生也不能作為一個合格的勞動者應聘到用人單位,法律規(guī)定,暑假期間企業(yè)與打工的在校大學生是受民法調整的雇傭關系,而不是受勞動法保護。
但暑期打工的學生應樹立強烈的維權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即便只是短期打工,也要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這樣在自身權益受到侵害時,可以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當自身權益遭受損害時,向有關部門舉報用人單位的違法行為,或通過勞動仲裁、勞動訴訟的方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王老師 市區(qū)某高校就業(yè)指導中心
許多大學生最初在兼職時的想法是除了賺取收入外,更多的是增長經驗,為將來求職做準備。但如今越來越多的人也正在被“誤導”,打工事實上變成了打雜,遠離了兼職的初衷。
所以,建議大學生在大學校園和職場的岔路口要看清自己,在正確的時候做正確的事。兼職是鍛煉的機會,但并不是體驗社會的唯一方式,同時它也存在一些問題,社會中魚龍混雜,學生可能缺乏一定的鑒別能力,而給自己造成傷害。即使要兼職,也要根據(jù)自身的情況如經驗、興趣、所學專業(yè)等來進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