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流轉,曾經的那段時光日子里,有一些新的網絡詞匯成為當代職場中的一種“流行風”,像“白骨精”和“裸辭”這一當代職場詞匯成為當時的風火時代,那什么叫做裸辭呢?裸辭就是意味著在職場上還沒有找好下家、不為自己考慮后路就辭職,不費心騎驢找馬,那也就意味著是你離開時的決然毅然。
對于職場中,那些不考慮后果,沒找到工作之前,就辭職,。然后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其實是對于現實環(huán)境的不滿,想出去透透氣,既長見識又放松心情;說走就走的辭職原因看似與之類似,都表現了對于現實環(huán)境的不滿,想逃離,從而在入職不到一個月后就有換工作的打算。這類人被稱作“閃辭族”。
他們的主觀原因往往是因為錢少,單調,被忽悠,但其實客觀的原因常常表現為閃辭族的責任感不強,不夠誠信,不夠勇敢。辭職雖然是個人選擇的權力,但這并不值得推崇,因為閃辭不僅讓你的社會信任度降低,也不能保證頻繁的閃辭就能離你的理想越來越近。
在職場里,特別是對于現在的大學生來講,大學生一族是閃辭的主力軍。根據最新的調查結果顯示,新大學生入職后,一年之內有高達30%的同學離職,其中多半的同學主動辭職。根據調查分析得知,大學生選擇閃辭的原因有以下方面的因素:
一、大學生對于進入公司的氛圍的肯定和認同
大學畢業(yè)后,大學生們通過面試,報道后,然后進入了公司里面,一進入公司里面,大學生們最先感受到的是公司的企業(yè)文化氛圍。多數的大學生們會把陌生的公司文化氛圍與熟知的大學文化氛圍進行比較,這樣一來,大學生們的內心深處就會經過比較而產生不適應的感覺,進而就會對公司文化失去肯定和認同。
二、大學生們的心中期待與自我的期待有落差
對于新入職的大學生,他們心中充滿滿腔的熱情,有著一股子勁,心中有偉大的夢想,有遠大的報負,并且希望自己能在工作崗位上大展宏圖?墒堑搅斯竞螅虐l(fā)現自己被忽視了,自己好的設想得到不實現。
三、大學生們對于公司企業(yè)的發(fā)展空間
由于市場競爭壓力的加劇,加上許多公司正面臨生存的競爭。昨天還是非常強勢的企業(yè),沒有幾年就破產了。有些大學生在求職時,對公司的未來過于理想化,沒有看到公司存在的危機,所以,很多大學生在報道后,令自己大失所望。
四、大學生們對于工資待遇的不滿
大學生們參加工作后,他們的經濟壓力是非常大的。很多大學生面臨著成家、育子、照顧老人等等問題,大學生的處境是非常的難。大學生們?yōu)榱私o自己解決燃眉之急,選擇了找到一個收入高的公司工作。
四、大學生不喜歡自己從事的工作
許多大學生對自己的工作并不喜歡。有的同學善于與人交往,愿意到外邊跑,適應做營銷工作,可是領導非讓他做資料整理工作。有的同學專業(yè)不對口,對工作毫無興趣,上班時常常悶悶不樂。
五、大學生不適應工作環(huán)境
面臨緊張的競爭環(huán)境和工作壓力,多數大學生在心理上是準備不足的。大學時懶散的生活方式一旦養(yǎng)成,就很難再適應新的工作環(huán)境,遇到困難就會產生“逃避”的想法。
六多數大學生把工作當成跳板
有少數大學生不喜歡接收單位,但因為單位能解決北京戶口,暫時沒有更好的選擇,或者尊重父母的意愿等原因,強迫自己去報到。用這樣的心態(tài)去工作,“閃辭”也是很正常的。
七、大學生千萬別把暫時的困難看得太重
剛畢業(yè)的大學生,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在西方發(fā)達國家,一個大學生畢業(yè)后,要經過三至四次的轉變工作,才能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因此,他建議同學們不要把暫時的困難看得太重。
其次,要認真分析所在單位的情況。除了要分析這個單位今后是否有前途,還要分析自己在這個單位是否有前途。如果這個單位有前途,自己在這個單位也有前途,那么一般情況下,就不應該辭職。如果決心辭職,也要認真反思自己在工作中有什么經驗和不足。
再次,對于畢業(yè)生來說,亟待解決的問題是兩個。一是自己的職業(yè)興趣是什么,二是自己的職業(yè)能力是什么。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興趣”和“能力”缺一不可。同時,還要盡早制定好自己的職業(yè)規(guī)劃,有步驟、分階段地去實現自己的職業(yè)理想。
當然,“裸辭”前一定要對辭職后的情況做好充分的準備,包括經濟來源、生活安排、家庭內部安排,辭職雖然是個人行為,但很可能影響到整個家庭。
對于已選擇“裸辭”的人,要注意重返職場的時間。通常而言,離職后三個月以內是重新就業(yè)的黃金時期,三個月后尚未找到工作,會產生明顯的焦慮情緒;超過六個月,基本上已達到心理承受的極限,會并發(fā)很多問題,對職業(yè)發(fā)展十分不利。因此,“裸辭”需要理性對待,否則就可能成為一場職業(yè)“裸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