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人們都會說,大學是學生進入社會的過渡期,從各大高校對大學生的考評標準來看,參與社會活動成績的高低在綜合考評成績中占了不小比例。事實證明,大學是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階段。在大學生課余之際,很多人出于增加社會實踐或者提高生活質量等目的選擇了在校期間走出校門做兼職,但社會閱歷淺的大學生在做兼職時缺乏保護自身利益的意識,從而落得被侵權,卻有苦無處說,有理無處訴的尷尬境地。蘭州城市學院學生景雨晨在今年兼職時就遇到了類似的問題。
景雨晨身著一身小黑裙,扎起的馬尾顯得很干練,一副大家閨秀的感覺,但是從她的眼神中還是能看出一抹青澀。今年4月份,景雨晨通過學姐的介紹給一家房地產公司做開盤禮儀,她說:“我聽學姐說兼職做禮儀能夠見到一些大場面而且掙的錢要相對多一些,所以今年4月我決定跟著學姐試一試,但是我沒有想到,第一次做禮儀就這么失敗,當時那家公司說讓我們先做,做完給我們結賬,當天還請我們禮儀隊的人吃了飯,我當時覺得做禮儀好極了,時間短,還能見到很多平時見不到的人物,請我們做禮儀的人還對我們很客氣。但是第二天,學姐告訴我本來說好的120元一個人,現(xiàn)在只給我們一個人50元。我們找他評理,可是那人卻說我們沒有證據(jù),說談好的價格就是50元一個人。這件事讓我覺得很喪氣,可是我們也不知道怎么辦,只好不了了之。”
景雨晨不是唯一一個在做兼職時遇到問題的大學生,那么大學生在做兼職時如何保護自己的利益呢?中堡派出所民警高凡提醒大學生在做兼職時,盡量跟用人單位簽訂勞動保障合同,并且盡量選擇一些正規(guī)的單位或者機構去做兼職,以此來保障個人的合法權益。如果真的遇到自己的利益受損的情況,可以咨詢相關法律單位尋求幫助。